国家出手,隐藏式门把手变安全了,但依旧是北方车主噩梦
日期:2025-05-10 09:43:16 / 人气:4
"过去几年,隐藏式门把手在交通事故中,多次出现无法开门的情况。
从去年的问界M7事故,再到今年3月的小米SU7高速事故,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隐患,都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。
与此同时,当下大多数新车都用上隐藏式门把手。很多合资车企在推出新能源车型时,也用了这一设计。
面对这种情况,工信部终于出手了。
隐藏式门把手,要变安全了
5月8日,工信部公开征集,对《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》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。

建议书中提到,目前车门把手存在 强度不足、控制逻辑潜在安全风险、识别操作难(隐蔽无标志)、断电失效、夹手等,潜在逃生、救援风险。
为此,从救援逃生角度:
1.强制要求配备机械应急开启装置或断电保护机制,确保在碰撞、起火等事故导致电路中断时,车门仍可手动解锁。
2.保证翻滚、坠落事故中,能够防止门把手的误作用,降低乘员跌落风险。
3.规范应急标识系统,要求隐藏式把手设置醒目标识,解决紧急情况下找不到开关的痛点。
4.保证车门把手的结构强度,防止事故发生后门锁操纵机构功能丧失。
整体来说,新规将倒逼车企在科技感与实用性间重新平衡。依赖纯电子方案的新势力品牌,需改造模具和控制系统。
未来,车门把手或将呈现「机械兜底+电子辅助」的双模式设计。
不过,此次工信部主要是针对 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问题,在实用性方面,并没做出什么规定。
因此,当时间转到冬天,寒潮来袭,北方新势力车主的噩梦依然没法避免。
容易冻住的隐藏式门把手,为何会成为主流
过去几年,每当寒潮来看,不少 新势力车主一觉醒来,发现隐藏式门把手被冻上,无法正常弹出。
喊了几十遍「公主请开门」也没用,只能在凛冽寒风中独自凌乱。
为了开门,车主们绞尽脑汁。
有人直接泼开水,企图用热传递的方式,解开冰冻。有人找来吹风机,慢慢吹开冰冻的门把手。
甚至有特斯拉车主,出门自备扳手、菜刀,上车之前敲敲敲。
那么问题来了,既不安全又很难用的隐藏式门把手,为什么会成为主流设计?
隐藏式门把手的起源,可以追溯至1954年的奔驰300SL。但真正带起这股风潮的,还是特斯拉。
2012年,特斯拉Model S面世时,隐藏式门把手让无数人感到惊艳。
当车辆静止时,隐藏式门把手与车身侧面浑然一体,简洁流畅的线条,让汽车看起来更加精致、高档,开门时也更有仪式感。
之后,蔚来、小鹏、理想等新势力车企,也有样学样都用上隐藏门把手,并将其作为重要卖点。
对于新势力品牌,这是和传统品牌划清界限的一个好方法。而如今对传统车企来说,这是贴近新势力的一个好办法。
隐藏式门把手的另一个优点,是低风阻。
相关机构测算,每一个隐藏式门把手,大约可使风阻系数降低0.003,4个也就是0.012。
反映到实际续航上,有业内人士表示,它能让车辆续航提升5-10km。
有一点感知,但不强。
而不用担心小广告,也算一个小优势。
可能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
传统门把手在颜值、科技感等方面的确有所欠缺,隐藏式门把手则有实用性和安全性等问题。
客观来说,当下最好的解决方案,可能是问界M8上的半隐藏式门把手。
它采用半开放式设计,兼具电动感应、电容触控和机械拉手三种开启方式,基本可以覆盖各种场景。
轻按门把手上的按钮,自动开门;把手伸进门把手内侧感应区,车门会自动弹开;直接把门把手往上拉,能实现机械方式开门。
即使在断电或寒冷天气下也能手动开启,解决了传统隐藏式门把手,易冻结或救援困难的痛点。
此外,M8通过独立电源冗余和物理机械结构的双重保障,确保碰撞后门锁系统仍可响应,避免因线路损坏导致救援延误。
希望该设计能够普及起来,取代隐藏式门把手。
"
从去年的问界M7事故,再到今年3月的小米SU7高速事故,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隐患,都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。
与此同时,当下大多数新车都用上隐藏式门把手。很多合资车企在推出新能源车型时,也用了这一设计。
面对这种情况,工信部终于出手了。
隐藏式门把手,要变安全了
5月8日,工信部公开征集,对《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》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。

建议书中提到,目前车门把手存在 强度不足、控制逻辑潜在安全风险、识别操作难(隐蔽无标志)、断电失效、夹手等,潜在逃生、救援风险。
为此,从救援逃生角度:
1.强制要求配备机械应急开启装置或断电保护机制,确保在碰撞、起火等事故导致电路中断时,车门仍可手动解锁。
2.保证翻滚、坠落事故中,能够防止门把手的误作用,降低乘员跌落风险。
3.规范应急标识系统,要求隐藏式把手设置醒目标识,解决紧急情况下找不到开关的痛点。
4.保证车门把手的结构强度,防止事故发生后门锁操纵机构功能丧失。
整体来说,新规将倒逼车企在科技感与实用性间重新平衡。依赖纯电子方案的新势力品牌,需改造模具和控制系统。
未来,车门把手或将呈现「机械兜底+电子辅助」的双模式设计。
不过,此次工信部主要是针对 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问题,在实用性方面,并没做出什么规定。
因此,当时间转到冬天,寒潮来袭,北方新势力车主的噩梦依然没法避免。
容易冻住的隐藏式门把手,为何会成为主流
过去几年,每当寒潮来看,不少 新势力车主一觉醒来,发现隐藏式门把手被冻上,无法正常弹出。
喊了几十遍「公主请开门」也没用,只能在凛冽寒风中独自凌乱。
为了开门,车主们绞尽脑汁。
有人直接泼开水,企图用热传递的方式,解开冰冻。有人找来吹风机,慢慢吹开冰冻的门把手。
甚至有特斯拉车主,出门自备扳手、菜刀,上车之前敲敲敲。
那么问题来了,既不安全又很难用的隐藏式门把手,为什么会成为主流设计?
隐藏式门把手的起源,可以追溯至1954年的奔驰300SL。但真正带起这股风潮的,还是特斯拉。
2012年,特斯拉Model S面世时,隐藏式门把手让无数人感到惊艳。
当车辆静止时,隐藏式门把手与车身侧面浑然一体,简洁流畅的线条,让汽车看起来更加精致、高档,开门时也更有仪式感。
之后,蔚来、小鹏、理想等新势力车企,也有样学样都用上隐藏门把手,并将其作为重要卖点。
对于新势力品牌,这是和传统品牌划清界限的一个好方法。而如今对传统车企来说,这是贴近新势力的一个好办法。
隐藏式门把手的另一个优点,是低风阻。
相关机构测算,每一个隐藏式门把手,大约可使风阻系数降低0.003,4个也就是0.012。
反映到实际续航上,有业内人士表示,它能让车辆续航提升5-10km。
有一点感知,但不强。
而不用担心小广告,也算一个小优势。
可能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
传统门把手在颜值、科技感等方面的确有所欠缺,隐藏式门把手则有实用性和安全性等问题。
客观来说,当下最好的解决方案,可能是问界M8上的半隐藏式门把手。
它采用半开放式设计,兼具电动感应、电容触控和机械拉手三种开启方式,基本可以覆盖各种场景。
轻按门把手上的按钮,自动开门;把手伸进门把手内侧感应区,车门会自动弹开;直接把门把手往上拉,能实现机械方式开门。
即使在断电或寒冷天气下也能手动开启,解决了传统隐藏式门把手,易冻结或救援困难的痛点。
此外,M8通过独立电源冗余和物理机械结构的双重保障,确保碰撞后门锁系统仍可响应,避免因线路损坏导致救援延误。
希望该设计能够普及起来,取代隐藏式门把手。
"
作者:摩根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前4月中国出口增长7.5%的驱动力...05-10
- AI定义权之争:百度与阿里在MC...05-10
- 小家电:寒冬中的挑战与机遇05-10
- 抖音到店业务战略解析:差异化竞...05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