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话黄少卿:“反内卷” 首先要让地方政府别乱补了
日期:2025-07-31 18:49:53 / 人气:4
从 2024 年年中起,综合整治 “内卷式” 竞争成为供给侧主线政策,光伏、汽车、电商等行业纷纷推进调整。政策内涵逐步丰富,除行业自律外,更多目光投向约束地方政府行为。2024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“综合整治‘内卷式’竞争,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”;2025 年 7 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首提 “统一政府行为尺度”。
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黄少卿(著有《重塑中国的产业政策:理论、比较与实践》)认为,“内卷式” 竞争根源不在产业或企业,而在于地方政府微观领域的不当干预。“‘反内卷’的核心在于地方政府要尽快放弃选择性产业政策,约束其对产业和企业的微观干预能力。因为‘内卷’的本质是市场供需失衡,而地方政府的各种补贴和产业基金正是这种失衡的重要推手。”
一、上半年经济增长:关注名义 GDP 增速的边际放缓
经济观察报:如何看待上半年的中国经济增长?
黄少卿:上半年中国 GDP 实际增长亮眼,反映市场韧性和潜力,但名义 GDP 增速边际放缓值得关注。二季度名义 GDP 增速回落至 3.9%,实际增速 5.8%,GDP 平减指数 - 1.3%。
名义增速对企业、地方政府和家庭影响巨大:企业以名义值(实际销售金额)入账,物价下降可能导致现金回收不增反降,财务状况难以改善;政府税收(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等)与企业收入、利润相关,而非产量、销量。
因此,发力总需求管理时,需特别关注名义值(价格)增长,因其直接反映总需求对现金流的改善作用。
二、总需求管理:以消费为着力点,需增量政策
经济观察报:内需包括消费和投资,政策应侧重哪方面?
黄少卿:当前消费应成为着力点。从理论看,“消费驱动经济增长” 不成立,但消费不足会制约增长 —— 居民不消费,企业不敢投资,产能闲置,潜在增长无法实现。
经济观察报:除 “以旧换新”,还能采取哪些措施?
黄少卿:“以旧换新” 有积极作用,但补贴范围可扩展至服务类消费。不过其势头可能在下半年衰减,需推出增量政策。年初建议的 “发放准现金券” 仍值得考虑:向居民提供有效购买力,缓解企业财务压力,进而改善政府财政状况。企业当前更需要经营性现金流(产品卖出),而非融资性现金流(银行贷款)。
支撑这些政策,中央财政可加大力度:面向金融机构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,甚至无期限特别国债 —— 既能缓解金融机构 “资产荒”(存贷差扩大),也可用于偿还地方政府对企业的欠款,改善企业流动性。
三、供需平衡:短期提振需求,中长期依赖供给侧改革
经济观察报:部分产业产能巨大,如何推动供需进一步平衡?

黄少卿:总需求管理需与供给侧改革结合。日本经验表明,仅刺激需求而不提升供给侧效率,会导致政策依赖。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 “前川报告” 虽提出扩大内需,但因供给侧效率未改善,持续刺激催生泡沫经济并最终破灭。
短期需提振总需求,供需平衡依赖国内外市场协同;中长期必须发力供给侧改革 —— 当前总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供给侧,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。
四、总需求不足的根源:供给侧的增长模式问题
经济观察报:如何理解 “总需求不足问题的根源在于供给侧”?
黄少卿:供给侧 “三驾马车” 是资本积累、劳动力投入、全要素生产率提升。发展中经济体的 “后发优势” 依赖资本积累(引进技术、扩大产能),但会导致资本在收入分配中占比上升,劳动占比下降。
日韩等 “投资驱动型” 国家在追赶后期均出现需求不足,本质是增长模式导致的收入分配结构问题。改变这一状况,需:
完善二次分配,提高劳动者收入;
转变增长模式,依赖技术进步和原始创新(更依赖人力资本),提升劳动对 GDP 的贡献。
当前中国产业升级多集中在组件集成、总装环节(依赖设备资本),原始创新(从 0 到 1)仍有突破空间。
五、光伏等产业 “有技术无利润”:地方政府干预压缩创新周期
经济观察报:光伏产业有全产业链优势,为何仍无利润?
黄少卿:企业家分两类:
熊彼特式:做 “从 0 到 1” 的原始创新,获超额利润;
柯兹纳式:模仿改进,推动技术扩散和规模化,降低技术租金。
两者形成创新闭环,周期长短取决于技术级别(通用技术约 50 年,行业技术 10-20 年)。若市场环境完善,企业家可在周期内获合理回报,支撑下一轮创新。
但地方政府通过补贴、产业基金诱导柯兹纳式企业家快速进入,压缩周期:一家企业推出新产品,各地扶持的同类企业迅速涌现,导致 “内卷”(降价竞争)。结果是,柯兹纳式企业家无利可图,熊彼特式企业家也难以从创新中获益,最终抑制创新。
六、地方政府产业干预的本质:隐蔽的选择性政策
经济观察报:地方政府产业基金要求 “返投”,这种行为的本质是什么?
黄少卿:本质是选择性产业政策,隐蔽性更强。当地方政府产业基金成为私募股权主要 LP,“返投” 要求实质是 “在规定地点完成规定规模投资”,企业家沦为产能执行者,丧失决策功能。
市场经济的核心是 “自负盈亏”—— 企业谨慎投资会拉长产能形成周期,让创新者获足够回报。但地方政府干预加速产能扩张,缩短技术迭代周期,导致创新无利可图。
七、地方政府热衷同质化产业的根源:税收与政绩观
经济观察报:地方政府为何热衷扶持同质化产业?
黄少卿:20 世纪 80 年代起,地方政府即亲自下场扶持产业。原因包括:
税收动机:增值税是地方主要收入,倾向发展高增值率产业(如一线城市仍保留钢铁、石化等制造业);
扭曲的政绩观:紧盯中央产业目录,而非基于比较优势因地制宜。
长三角曾出现 90% 以上的 2 位码产业同构率,当前新能源汽车、光伏等产业再现类似情况。
八、“反内卷” 的核心:规范地方政府行为
经济观察报:如何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以 “反内卷”?
黄少卿:核心是放弃选择性产业政策,约束微观干预:
财税改革:调整央地关系,若地方财政以物业税为主,将激励其改善营商环境、保护知识产权,推动差异化发展;
法治化约束:审核各地行政审批事项,废止上位法无依据的 “自我赋权”—— 法治的第一要义是约束政府,未依法授权的 “有为” 即乱为。
九、市场出清:依赖竞争而非行政手段
经济观察报:如何实现市场出清?
黄少卿:市场出清必须通过竞争,而非行政手段。“低效产能” 应由市场判断,行政去产能易有所有制歧视,且偏离效率目标。
政府需完善社会保障,缓解竞争 “阵痛”(如失业工人安置)。当前与 2016 年去产能的区别是:大量新兴产业产能由民企投资形成,更利于市场出清,但需防止地方政府为保护相关产能而干预。
作者:摩根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谁在“挖走”公募明星基金经理?07-31
- 特斯拉推“中国特供”Model Y ...07-31
- 对话黄少卿:“反内卷” 首先要让...07-31
- 我在 TOP3 大学招生组抢高分生...07-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