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汽车重庆论坛激辩内卷:从价格战到恶性竞争的行业困局

日期:2025-06-10 10:36:15 / 人气:8


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今年“火药味”十足。比亚迪李云飞直言国内部分车企“又蠢又坏”,吉利杨学良痛批行业从“价格战”演变为“内卷式恶性竞争”,长安朱华荣指出四大产业问题,吉利李书福提出停止新建工厂……这场论坛将车企间的竞争矛盾公开化,也揭开了中国汽车行业高速发展背后的深层次痛点。

一、论坛激辩:从“阴阳怪气”到“人身攻击”的行业乱象
比亚迪李云飞:“有些车企又蠢又坏”
李云飞在论坛上反击“黑公关”,称比亚迪遭受的规模比蔚来李斌透露的“对手每月砸3000万-5000万抹黑”更严重。他痛斥行业“夸大式宣传”“拉踩营销”乱象,以自家“兆瓦闪充”技术为例,指出友商跟风却大多停留在纸面,唯有比亚迪实现落地。他直言部分车企“不拉踩别人就不自在”,警示这种短期流量策略终将反噬企业。

吉利杨学良:“贼喊捉贼”的激烈回击
杨学良24小时内强势回应,称中国车市竞争已变味——从价格战到内卷式恶性竞争,从口水战到人身攻击。他暗指部分高举“反内卷”大旗的车企实为“卷王”,若继续“卷”下去,国家财政支持的汽车产业生态可能被带偏。更劲爆的是,他提及去年重庆论坛的“牌桌论”、今年的“拉踩论”,质疑长城举报比亚迪油箱造假是否属于“又蠢又坏又拉踩”。

长安朱华荣:四大问题直指产业顽疾
作为东道主,朱华荣指出中国汽车产业四大问题:品牌数量过多、产能过剩;价格混乱且有蔓延至海外的趋势;过度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;部分资本不以长期健康发展为目的。但他也乐观预测,未来1-2年行业或回归理性竞争。

吉利李书福:停止新建工厂,拥抱合作
李书福在闭幕式视频演讲中表态,鉴于全球产能过剩,吉利将停止新建工厂,转而利用过剩产能展开合作。他认为汽车工业是“没有尽头的马拉松”,跑得快不一定有耐力,暗指盲目扩张不可取。

二、反内卷共识:价格战透支利润,恶性竞争危及产业
尽管车企间争论激烈,但在反对过度价格战和无序内卷上态度高度一致。

价格战后果:销量攀升背后的利润危机
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王侠披露数据:2024年国内降价车型超200款,2025年前四个月达60多款,5月更是多达百余款,部分车型降价超5万元,甚至重现3万元级别车价。看似让利消费者,实则导致行业利润率从2017年的7.8%暴跌至2024年的4.4%,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,逼近企业生存红线。

技术狂飙失衡:智能化与质量的矛盾
博世全球执行副总裁徐大全以智能化功能渗透率59%、新车开发周期缩短至18个月为例,隐晦指出企业在速度与质量间难以平衡。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从产业链安全角度警告,“内卷”侵蚀供应链稳定,迫使零部件商降质降标,削弱整车企业盈利能力与创新投入,动摇产品质量根基。

奇瑞尹同跃:“饮鸩止渴”的无奈
尹同跃直言降价是应对竞争的无奈之举,“饮鸩止渴”点明行业现状——市场需求放缓时,降价虽能短期提升销量、消化库存,但全行业利润被大幅拉低,最终没有赢家。

三、深层矛盾:市场份额争夺背后的话语权博弈
论坛争论表面聚焦“拉踩”与“竞争”,实则反映中国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积累的深层次矛盾。车企不仅争夺市场份额,更在争夺舆论主导权。从李云飞抨击“黑公关”、杨学良回击“贼喊捉贼”,到朱华荣剖析产业问题、李书福提出合作策略,车企间的较量已从产品技术延伸至品牌声誉与行业话语权。

当前,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,无序内卷虽带来短期销量增长,却透支行业利润、危及产业链健康。如何在竞争中寻求平衡,推动技术创新与质量提升,实现可持续发展,成为车企亟待解决的共同课题。正如论坛所揭示的,反内卷不仅是口号,更是关乎行业未来的生死之战。

作者:摩根娱乐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摩根娱乐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