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看股份短剧业务布局与财务表现深度解析
日期:2025-05-20 10:59:26 / 人气:31
一、财务表现概览
指标 2024年 2025年Q1 趋势分析
总营收 9.79亿元(-1.37%) 2.35亿元(-5.19%) 核心业务增速放缓,短剧尚未起量
归母净利润 4亿元(-2.38%) 1.17亿元(+7.45%) 高净利率(40%~50%)依赖垄断性业务
净利率 40.86% 50.21% 成本控制能力强,IPTV贡献稳定现金流
IPTV基础业务收入 7.95亿元(+0.02%) - 受政策影响增长停滞
IPTV增值业务收入 1.39亿元(-14.61%) - 电视“套娃”收费整治冲击明显
核心结论:

IPTV业务仍是核心支柱(占比超95%),但增长乏力;
短剧业务尚处投入期,子公司净利润仅1758元,暂未形成规模效应。
二、短剧业务布局全解析
1. 全产业链布局框架
环节 具体动作 成效与挑战
硬件基建 青岛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(2024年启用),服务100+剧组,拍摄102部短剧 优势:场地租赁收入稳定;
短板:盈利模式单一(仅场地费),依赖剧组入驻率
渠道建设 - 大屏端:覆盖4500万山东家庭用户,3部作品上星
- 小屏端:上线“章鱼小剧场”小程序/APP 优势:IPTV精准触达中老年群体;
短板:移动端缺乏买量能力,用户活跃度低
内容策略 - 主推“微短剧+”模式(普法、反诈、非遗)
- 参投/自制剧占比低,引入1000+部二轮版权剧 优势:政策合规性强(广电系资质);
短板:原创内容稀缺,未形成差异化竞争力
2. 核心数据对比
产能:2024年拍摄102部短剧(含11部精品剧),日均0.28部;
投入产出比:影视基地年服务收入未披露,但子公司净利润仅千元级别;
内容储备:自主操盘仅5部竖屏剧,远低于行业头部(如点众科技月均50+部)。
三、竞争优势与核心挑战
1. 优势分析
维度 具体表现
牌照壁垒 持有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许可,规避政策风险(如2023年短剧备案新规)
渠道资源 IPTV覆盖山东超1685万家庭用户,大屏端天然触达中老年下沉市场
成本控制 销售+研发费用仅占营收6%,远低于行业平均(头部短剧公司销售费用率常超30%)
2. 核心挑战
市场竞争格局:
头部玩家:字节(番茄)、点众、麦芽等已形成“内容-流量-变现”闭环;
海看短板:移动端用户运营能力弱,缺乏数据驱动的投流经验。
内容生产瓶颈:
广电系编剧思维固化,难以匹配短剧“强反转、快节奏”需求;
2024年原创内容占比不足5%,依赖二轮版权难筑护城河。
盈利模式单一:
影视基地收入依赖场地租赁,未延伸至IP孵化、广告植入等高附加值环节。
四、未来战略建议
差异化内容突围:
强化“微短剧+政务”特色(如普法、反诈),借助广电系资源对接政府合作项目;
开发山东本土文化IP(如《聊斋志异》改编),打造区域爆款。
渠道协同升级:
大屏联动:IPTV短剧专区设置互动投票、衍生品购买入口,提升用户付费深度;
小屏破局:与抖音/快手合作定制竖屏内容,借力平台流量扶持。
产业链延伸:
探索“影视基地+文旅”模式,开发短剧主题沉浸式体验项目;
引入AI编剧工具优化内容生产效率,降低人力成本。
资本运作加速:
分拆短剧业务融资,引入互联网基因的战略投资者(如MCN机构、数据服务商)。
五、风险提示
政策风险:广电总局若进一步收紧短剧审查,可能影响内容上线节奏;
现金流依赖:IPTV业务若持续下滑,将制约短剧投入规模;
人才缺口:传统广电团队转型困难,急需引入互联网运营专家。
总结:海看股份凭借牌照与渠道优势切入短剧赛道,但需在内容创新、移动端运营、产业链整合上突破现有桎梏。若战略得当,或可成为“广电系转型短剧”的标杆案例,反之则可能沦为行业陪跑者。
作者:摩根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谁在“挖走”公募明星基金经理?07-31
- 特斯拉推“中国特供”Model Y ...07-31
- 对话黄少卿:“反内卷” 首先要让...07-31
- 我在 TOP3 大学招生组抢高分生...07-31